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

大陸出差行_上海車展

 2009/04/2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雖然是個很難得的經驗,但也不算是個輕鬆的工作,特別是在背負著龎大報告壓力下,特別是額外增加多出來的工作,特別是只有兩天,卻要走遍八個世貿場館大的會場,被聲光特效吸引,被Show Girl影響,然後會有一陣子失憶,忘了自己原來的目的為何?


在大陸的特色就是大,地方大,場館大。既然大,容納的人也多,參觀的人群多,工作人員也多,甚至連賣黃牛票的都很多。人只要多,很多事情就會失控,雖然還是要稱讚大陸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,有了許多不錯的經驗和作法措施,這些也值得我們效法,包括交通管制、運輸接駁、出入口動線等等。但當一窩蜂離開會場的當下,交通還是立刻陷入癱瘓,當所有人都要解決食的問題,宛如蝗蟲過境,留下的只剩下很多很多的垃圾。


雖然大、雖然多,但看到DSLR的比例還是遠不如在台灣的資訊展,炒熱氣氛的能力,也還是台灣的主持人較為出色,這可以算是另類的台灣經驗嗎?隨時在場館停下腳步,都可以輕易的發

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

為愛朗讀

 2009/04/1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電影裡和電影外,同樣都令人震撼,足以發人深省。一樣是特別的經驗,相同的顯示出存在卻又不願承認的差異,在電影裡的差異,最終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,難以瀰補的遺憾。希望電影外,差異只是彼此間互補,在生活經驗、聯繫溝通上,增添特別與不同樂趣。

劇情產生強大衝擊在於完全的落差,落差大到不是用愛可以超越的。年紀、地位、教育完全不相襯,不論男主角如何努力在在乎,終究逃不出社會既定的眼光。或許年紀尚輕,還有挑戰世界、叛逆外界的勇氣。但随著女主角不知是不是刻意的被調離,時間疏遠加深雙方的隔閡;男主角一步步踏往律師的道路,和被打入牢獄的女主角,兩人間的距離被這個社會拉開如牛郎星和織女星。他和她之間曾經存在的關係,是他心中的秘密,被埋入社會傳統價值的土坑中,不能也不敢打開供諸於世,無力也無法對女主角伸出援手。即便自始自終都無法欺騙自己,女主對他在深層的影響。二十年,足足花了二十年,男主角才願意正視女主角在心中的份量,才開

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

老羊攝影講座

 2009/04/13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很少去熱門的展覽,除非是公司要求或是必要,擁擠的人潮和嘈雜的舞台,只會催促我趕快離開。但事實上,在這樣一個賣場,血淋淋的殺戳戰場上,還是可以撿到許多寶物。上次在書展,意外遇到痞子英雄宣傳和嚴長壽我所看見的世界演講;在攝影器材展,還是有個寧靜的角落,欣賞其他人的作品。這次的電腦展,則是發現旗標的攝影講座。


聽完講座後,赫然發覺,我永遠無法登堂入室進入專業攝影的大門,不是對專業攝影老師說明投下反對票,而是我拍照依靠更多自己的感覺,也因此往往很多諄諄教誨,按下快門瞬間,早已被拋諸腦後。很多規則和教條,反而是我一直在挑戰的目標。當然其實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我缺乏耐心,沒有耐心等到鳥擺出最好的姿勢;沒有耐心讓光影呈現完美的狀態;沒有耐心去思考曾聽過、曾看過的潛規則。還有另一個想法,一個只是為了自圓其說、阿Q式心態的想法:攝影也就是一種樂趣,按快門當下快樂、整理照片時愉悅,這一切也就夠了。斤斤計較每

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

鶯歌一日遊

 2009/04/07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太小看鶯歌了 以為只有短短二公里多的步道,並不算什麼;以為陶瓷街只是一堆工廠製品的販售店;沒想到陶瓷博物館後方公園的開放展現出新的活力與潛力。雖然鶯歌的後方,有水泥工廠,前方有砂石開採,這些都與文化產業的tone調不合,但鶯歌還是自有其生存的方式。

走完完整的鶯歌步道,一路到千年大榕樹下,表列為2.7公里,正常的話,預估大約會在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內完成,所以只準備在此停留半天。但或許是剛捐完血,或許是步道的上下起伏過大,竟然汗流夾背,竟然氣喘如牛,竟然直到十二點才看到那顆不甚起眼的大榕樹。由於只是普通的郊山,即便鶯歌鎮公所在地圖上加上許多湖、宮、廟等名詞,可是沿路依然只有雜亂的樹欉,找不到特色大概是唯一的特色。能吸引來此的就是純粹的登山客,會和我一樣,背著相機到此一遊的,應該也都是初次造訪的外來客。只針對登山客,這或許就是重點,這或許就是主軸。從滿地的青苔,不難想見,下雨過後的溼滑,加上隨時都有陡上陡下的長坡,縱使周圍有設置供人扶持的圍欄和繩子,而這些設置顯示公所的貼心,也起到一定的作用,只是有

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

魯冰花與新魯冰花

 2009/0404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什麼叫做刻板印象?當看到新拍的電影時,不自覺得把它和舊版的進行比較,這就是刻板印象。當初看到魯冰花的震撼和感動,遲至今日也忘不了,距為它給觀眾不僅僅是茶農之子古阿明的故事,更重要是反應教育的問題、佃農的處境、農村的現況、客家子弟的辛勤,而且每一點都不是輕輕點到,都有畫面給予有聲的擲地一擊,即使到現在,依舊難忘。

一直反覆在思考,小學生的年紀到底該學些什麼?經歷什麼?現在的台灣教育較之二十年前,究竟反省了多少?我們又能開發出多少小孩的潛能?發覺多少不同的能力?學教育的老師們,是否真有能力分辨每個學生不同的天份和喜好?還是要等待,可能永遠等不到的國外獎項肯定,然後才會驚覺?把孩子一鼓腦的往補習班送,所取得短暫優勢,真的有比自由讓小孩發揮更好?而無力送進補習班的孩子又該如何?每看一次魯冰花,腦中就會出現新的問號,彷彿古阿明不只是一個愛畫圖的貧民小孩,而是千千萬萬在台灣出生的每個小孩,那些在最後被燒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