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

畢沙羅展

 2008/06/29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最近印象派開始流行,主要是因為兩個展覽開始展出,一個是最當紅的米勒,另一個是搭上順風車,但鋒頭明顯不如的畢沙羅。原本想利用早上,可能人會比較少的時候,去看米勒的畫展,但看到人潮排到展館外面,頂著炙熱的陽光,還是算了吧,這樣的品質即使對一個去湊熱鬧的人來說也不會好,還是穩當些,利用非假日的時間,慢慢在當中吹冷氣吧。畢竟來展出的可是被捧的奇高的著名名畫:拾穗和晚禱。

至於在故宮的畢沙羅展,即便已經過了中午,即便當中還有不少國外遊客,但一層樓的空間中,即使背著若大的相機包,仍可以自在的迴身,完全不用擔心影響到旁人。這樣說,或許不夠清楚,簡單的說就是,人不多。展覽的精彩與否,並不能完全用人數多寡來形容,但類似這種磁吸效應、西瓜效應、媒體效應,whatever,在歷史博物館前,台灣的藝術環境好像充滿希望,但這種假象,大家都知道,珍珠奶茶、蛋塔等活生生的例子,尚歷歷在目。可嘆的只是,

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

金山朱銘美術館

 2008/06/22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怎麼找都找不到,去的時候,晃了十分鐘,回來的時候找不到,即使有人已經告訴我。這就是所謂的鬼打牆嗎?還是真的永遠無緣,和那傳說中的朱銘美術館接駁車。撇開這混亂的開始,朱銘美術館真的很適合旅遊觀光,沒有擁擠的人潮、沒有攤販小吃,有的只是開闊的景色、引人入勝的雕刻、青翠的草地,情侶、家人、朋友、小孩,各種關係只要你喜歡。而我,沒有情侶,只能一個人,像鬼打牆一樣的,一個人到處找著接駁車。

有別於一般在台灣的美術館、博物館,朱銘美術館是個戶外型的場地,也對於雕刻這種藝術,大型展示,格外的合適。不只是藝術品本身,更重要的是能配合整體造景做安排。對台灣來說,一般的建築通常只在乎自己本身的功用、本身的造型,卻往往乎略了合四周的搭配,或說不得已做了妥協。對於朱銘本身知名的雕刻,如何放在整個博物館中,如何能不讓人感覺突兀。在這方面來說,毫無疑問是用過心的。即使對雕刻沒有研究的我,也能夠像是徜徉在自然

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

滑牙的檸檬螺絲

 2008/06/15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看著高鐵售票口滿滿的人潮,聽著排隊人群中不時傳來的電話聲、咒罵聲、埋怨聲,除了盯著電腦螢幕、除了道歉、除了等待,這些工作人員不能解決任何問題,而這些問題也不是他們該解決的。

當任何一個機構、組織愈來愈龐大,上層人員離現實的狀況也愈來愈遠。當高階看顧的範圍需要更寬廣的同時,需要注意的細節卻從來不被照顧。是否曾有一個有決定權利的幹部,曾花時間看看現在的高鐵人潮、實際的售票狀況、退換票的程序,如果沒有,那肯定不會明白,有多少旅客為了趕搭列車,而在排隊的人群中焦急等待;如有有過,那應該要了解到,退換票的程序與動線,對趕時間旅客而言,是多麼的不方便。高鐵,一個民營公司,應該要是以服務至上,如果這樣的公司,經營者都聽不到顧客的聲音,那更遑論是基層員工,也不用提病入膏肓的台鐵了。

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

逝去的青春:九降風

 2008/06/0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怎樣的時代,造就這樣的現在。棒球、撞球、Call機、NSR,就像翻開一頁又一頁的記憶,這是過去的青春,已經逝去,但卻又歷歷在目。年少輕狂,有些事現在不做會後悔,但做了,卻更後悔。

整個故事就在“全壘打,廖敏雄“的聲音中展開。96年,棒球球迷心中最巔峰的黃金年代,對以阿彥為首的死黨來說,也是最精華的時候,一起喝酒、抽煙、騎車、裸泳、敲桿,還有最重要的一起看棒球,一起為廖敏雄而瘋狂。棒球王子廖敏雄,他們心中最重要的偶像,也是最重要的連結。不管過了多少年,這段時光的美好記憶會永遠留在他們的心中,就像我們忘不了廖敏雄在巴塞隆納奧運擊出重要的全壘打一樣,無法抹滅。在煙火閃出最光亮的一剎那之後,就是逐漸消逝,在繁華的背後,所隱藏的卻是沒有人察覺的危機,而這樣的危機,事實上,一直藏在身邊。阿彥的四處留情;小湯對阿芸的異樣感覺;為了風光、為了膽量,對所做所為缺乏認

從一位生態繪本畫家,談知識類圖畫書的創作

 2008/06/0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黃崑謀,在全台灣,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會認識他,就和多數的你我一樣,隱身在都市叢林的某個角落,為了理想、為了生活、為了各式各樣的原因,持續工作、持續做些什麼。但在今天,如果不是他,這麼年輕就過世,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在這些成果的背後,他努力的點點滴滴。我們不會了解,一個全台灣屈指可數的繪本畫家,特別是生態繪本畫家,是用怎樣的態度來看待他的工作,又如何來度過他的生活,也很難有機會,看到一本繪本當中,蘊藏著多少的用心、那些的密碼、背後的故事,甚至是心情的點滴。大人和小孩的焦點不同;站著和坐著的高度不同;透過窗戶和走向戶外的接觸不同;用文字和用圖畫,感觸當然不同;甚至同樣內容的畫作,也可以因為想法、要求的改變,產生截然不同的衝擊。今天黃崑謀,用他手中的畫筆,在瓦愣紙上,把他注意的焦點、站或坐著的高度、實際接觸的感動,企圖傳達給看過他圖畫的每一個人。當中有他關注事物的用心,動植物細微的秘密,甚至可能是發生在周圍微不足道的感動,翻開這些故事的同時,多停留一下,再感動一次。


林家花園

 2008/06/0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在繁華的城市中,穿過有臊味的地下道、嘈雜混亂的市場、缺乏指標又重重的叉路,與現代城市社會不協調的傳統花園,身在其中,真正的鬧中取靜、與世隔絕、穿過一座座拱門、看過一扇扇石窗,桃花源就在眼前。

從拱門、石窗看進去的林家花園,就像是自然的相框,讓所看到的傳統建築、自然生態、盆景植栽,有了最好的映襯,也都因此相映成趣。可以從另外的視野,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,同樣的山石水流,感受卻大不相同。林家的產業究竟有多大?三天飛不完的鳥到底是什麼?我們不用深究,也深究不出什麼,但因為他們曾經在這裡做過的建設,認真做了這樣的花園,成了一個珍貴的遺產。未來的台灣,更加擁擠,成本愈發高漲,也許再也沒有出現的空間與可能。曾經經過的歷史,會在每個地方留下些什麼,也都記錄些什麼,但重點在於留下的這些、記錄的故事,我們珍惜了嗎?了解了嗎?林家花園幸運的保留了,經過戰亂、天災、人禍,林家花園保留了,真的很幸運。希望未來還能繼續保留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