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

一千零一夜,阿曼自助行:遺跡

 2011/02/19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中東對很多人來說,特別是台灣人,不僅是神秘,甚至還帶有更多偏見,偏見來自於不對等的資訊,一觸即發的戰火,恐怖份子襲擊,也有很多是來自於電影,因石油致富的暴發戶。反過來說,其實中東國家對台灣的認識也不深,主要是台灣企業在中東地區耕耘也很有限,或許透過個人這次至阿曼,另一種角度的偏見,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來看阿曼,就從Nizwa的遺跡開始。


早期的阿曼,是個部落林立的地區,也還稱不上國家,充其量只是被群山環抱的聚落,在沒有山區雪山灌溉的地區,就是沙漠。所以很容易抬頭,就在某個山頭發現一個雕堡,在某個舊市集的周邊發現一個城堡。這是因為早期四散在各地區部落,各自保有的防衛證明。據說後來因為穆罕默德自稱是上帝使者,教會並帶領當地的部落人民,開始學習和閱讀可蘭經,也因此各地區間開始有了共同的信仰基礎,也進一步整合成一個國家,也進而產生了阿曼這個國家。但即便如此,四散各地的部落、村莊,仍成為這個國家的獨特特色,彼此間遙遠到在高速公路沿

路會不時見到候車亭、交流道,為了讓各地的聚落人民,能在公路旁載客、搭車。


阿曼在水一任國王的領導下,開始大量的建設,也逐步的促進觀光發展,雖然個人認為可改進的空間還不少。雕堡遺跡雖然增加了指示和照明,也有做一些翻修和保護,也試著重現舊時的一些擺設和陳列,但交通的不便捷,讓願意到此一遊的旅客,仍寥寥可數,讓人退避三舍,簡而言之,就是大眾運輸非常的不發達。而雖然高速公路建設速度即快,更比台北路平專案還更平整,但不夠清楚甚至沒有的指標,對初來乍到的外國旅客,找路會是一大困境。


而個人覺得最大的致命傷,應該是對舊聚落、村莊,幾乎沒有保護,那個就像置身在阿拉丁攀上跳下的場景,卻破敗的像廢墟般,沒有被保護,即使有一小部份房舍仍有住人,但也只是自掃門前雪的維修,可以想像部份房舍處在一堆瓦礫堆中嗎?當然這也與當地的一些生活習慣有些關係,因為舊居地由父母輩傳給子女,但當子女要變更居所,可能因為工作或生活要求,當搬離之後,就任其破敗。雖然伊斯蘭教的規定,子女要奉養父母,所以不會搬離父母居所太遠,但一旦上一輩過世之後,就只能任其居所自生自滅了。這真的很可惜,阿曼幾乎沒有高樓,只要在二樓、三樓,整個村莊都可以盡收眼底,而你可以找到很多的階梯自在穿越,這樣的小城鎮,幾乎是一個大迷宮,傳統的大迷宮,我曾經差點在一處的舊遺跡中,因貪圖照相而迷失了方向和道路,至於最後怎麼找回正確的道路?可能要感謝阿拉吧!

因為沒有注意周遭景觀,所以工廠、電線桿的出現,大大影響四周景觀,就躲在雕堡和城堡的射孔後方,正想像用照像機四射來犯的敵人,只是敵人好像更多是來自於這些不符年代的雜物蹤跡,大煞風景,這會只是我個人的偏見嗎?


阿曼努力推展觀光,結果這麼不值一文嗎?我只是先把不喜歡的部份先提出來,接下來就是精彩的阿曼了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