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

剝皮寮老街

 2010/02/04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如果有國外的朋友來台灣、到台北,可帶他到什麼地方?陽明山適合喜歡親近自然的朋友;東區、信義區符合現代流行時尚的需要;台灣過往的歷史、建築,對傳統文化保留的區塊呢?萬華龍山寺周圍保得了一些特色,但應該可以更好。


一走出龍山寺捷運站,撲鼻而來的連騷味,四散坐地的街友,這是讓人返回舊時台灣時光隧道的必要一環?還是要讓旅客聞而生畏?現代化噴泉配上雜沓的人潮,是希望提醒時光旅行至此的每一位遊客,不要忘記現在的西元年?還是一種刻意製造的格格不入?沿著廣州街一路向下走,直到看到保留下來的老街建築,萬華區建了捷運,做了地下街,但真正最有價值的還是這些傳統,包括建築和青草茶。


剝皮寮老街比想像中,還逗留了更多的時間,雖然被外拍的Model分散了些許的專注力。建築真的是有些特別和別緻,不超過二樓的平房,但依然可以由上而下輕易的俯視整條老街。和傳統

食品業者合作,是聰明的,不管是黑松或是義美,在台灣的歷史中,出現的舞台和發佈的廣告都會是我們共同的記憶。空置的房舍適度做一些文化展出,應該可以提供更好的利用,街頭藝人適度篩選,讓更具傳統價值和限量表演,才能不擾亂時空氣氛。


也許是為了安全,大多數的二樓都被封閉。試想,走著狹小、低矮的樓梯上房,一定會是個有趣的經驗。可能是經費不足,所有地理、歷史介紹都淪於平面,死板的文字,有多少有耐心細讀?希望能做到更好,導覽說明不該一直結結巴巴,應該可以更加流暢,如果用國語都是這樣表達,能期待對外國遊客的導覽嗎?期待完整的時空背景,美容院、旅館,不該只空有外殼,不該只剩下空盪盪,傳統燈光、器具的仿製、擺設不會太費力吧!


就在剝皮寮老街隔壁:鄉土教育館,一個充滿影音聲光,大量漫畫人物,吸引小朋友的主題教育館,或許可以成為進入老街前的預習,或是離開老街後的溫習。雖然老街內房舍忽而相互連通,忽而左轉右拐,可以有另一種古樸謎宮的感覺,但總體來說,並不算長。如果能和鄉土教育館結合為一共同園區,整體規畫,互為表裡搭配,應該可以提供更完整的服務。目前老街展示說明趨於平面,教育館的多媒體可以補足一部份,全然現代化的設施,讓到訪的遊客仍只能想像。很可惜,現在兩個場館之間的連結實在不多。


順道去龍山寺參拜,尋求寺內諸神佛的庇佑,從不同神佛前擲杯祈福的人潮,多少反應這社會的需要,文昌和月老是最熱門的區域,是不是表示功名和愛情,現在人的渴望?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