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

告白

 2010/11/01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應該很過癮,這本來就是一部很震撼、很爭議的小說與題裁,又可以有許多影像的想像空間,有很多的手法製造強化這個充滿心理層面衝擊的故事。

第一個我覺得值的探究的關鍵,在於松隆子飾演的老師,在開場後超過十分鐘的個人獨白演說,反應出兩個現實狀況:1、她對班上學生的態度,有熱情,卻也有更多的自我防衛、更多的猜忌與不信任,對學生的了解也僅有在表面發生的現象。2、學生對她只存在著“老師“頭銜的尊重,任意跑離教室、霸凌同學,卻不受任何的制約,而這現象的產生,是否正是間接導致女兒愛美死亡的關鍵?如果松隆子早一步發現同學A一舉一動是因為母親的關係,是不是早一步改善偏差?如果松隆子早一步阻止同學B被欺負、壓迫,是不是悲劇就不會上演?當然千金難買早知道,一股腦的熱血,也可能加速悲劇的發生,只是自己學生殺害自機的女兒,要從什麼樣的身份、什麼樣的立場來對待和處理?這真的很難抉擇。一個念頭、一個決定,就的造成一齣悲劇。

如果這部電影、小說,反應出的社會現實,就是老師開始自我防衛之後,造成道德教育變質的影響,愈來愈多單親家庭,是不是真的容易造成人格扭曲?這部電影一切的動作、結果,反射出更多的都是心理層面的衝突和變化,松隆子在不能被人知道的心靈角落中,本來還藏有一絲絲的幸福,但當這個幸福被破壞後,就成了最疼痛的傷口,即使結疤也只是表面的堅強,一個小朋友的棒棒糖,就跑以讓她痛不欲生。木村佳乃飾演的母親,一個人照顧同學B,卻疏忽了在學校生活的影響,漠視學生B已接近崩潰的心理狀況,還沉浸在自己有個乖寶寶的自我感覺中,松隆子的動作,不過是用一根稻草,揭開這不堪的潰爛傷口,這個傷口已經無法再被醫治了,而已經缺乏關愛,又被老師防衛擋在門外,這個學生的未來只能聽天由命了。

最後的結局,還滿有想像空間的,一切的爆炸畫面其實都源於同學A的想像,美奈曾經說過,一個會教珍惜生命的老師,不會真的要殺死自己的學生,雖然松隆子已經瘋了;一個由學生設計的搖控炸彈,也許會存在著搖控距離的限制,雖然用手機搖控,可以利用無所不在的基地台;那個炸彈的威力,真的有如計畫中的驚人?因為沒有試爆畫面,這點倒是無從判斷。而最重要的一點,我認為松隆子的目的還是在心理層面的打擊為主,而不是傷害其他無辜的受害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