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

紙房子 第二部



 第一部尾接續到第二部,更多的是開始了心理層面的崩潰,不管是劫匪還是偵察組。時間不全然是站在劫匪這一邊,同時面對了外部持續的壓力,內部的矛盾,人質的反抗,甚至開始對教授產生了質疑。而偵察組雖然因為時間而得到了更多的線索,甚至發生了突破,但一樣面對領導階層更替,甚至因內政問題而造成的心理崩潰以及人質逃脫、逮捕劫匪但又被奪走,進而被人民質疑等。正面的衝突降低,除了最後一集,更多的是彼此分別在解決自身的問題。而人質也不平靜,從被迫表態分邊,部份成為籌碼,直至最後被壓迫,成了最慘且無辜的一群。


一直到第二部,有兩個重點,始終沒有很清楚的表達,或許這也是一直讓我對於這部劇集有一種邏輯不通感覺的原因:其一是口口聲聲說印鈔廠外的人民支持劫匪甚過於政府,但從沒有明確的表現出影響。這件事情真的很微妙,放到之前所說的,這部劇其實是在影射革命竊國的行為,而政府和偵察組是代表國際社會,特別以歐美為首的聯合國組織,這才是有道理的,因為

其他國家的人民大多是隔岸觀火,他們可以認同為理念而戰,但是在國內搶劫印鈔廠,這是直接影響到人民自身利益的行為,真的可以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?這我表示懷疑。更甚者,多數國際人民會關心,會看看新聞,但不會有所行動,這很符合劇中呈現的感覺,因此對大局影響不大,可是一家比銀行更重要的印鈔廠被入侵,人民對於偵察組的壓力,是全然不同的,應該會直接影響到作戰布局。


其二是這群劫匪的不被動搖的凝聚力從何而來?一般我們會發現武裝革命的人員,通常是因為宗教或是因為民族主義,才會產生這種視死如歸且願意自我犧牲、毫不懷疑的信任,更進一步是面對政府的威脅利誘毫不動搖。在劇中,可以看到在印鈔廠內的團隊,會互相不信任,甚至拔槍相向,但卻對在外的教授深信不移,是不是很像我們在新聞中的恐怖份子,寧願自我犧牲也絕不背叛組織,這是一種極其強大的信念,而這個團隊真的只靠在一起訓練,對金錢的想望,就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嗎?不過在印鈔廠內的奪權過程是真的很精彩,赤裸裸的展現出了在革命顛覆既有政權時,領導團體會發生的變化。從一開始的相互扶持,開始在一些細節上發生爭執,進一步對於領導態度、方法,甚至核心理念產生爭執,進一步開始奪權,內部管理出現問題,造成政權不穩,再一次被反奪權,最後面對外部勢力介入而被迫整合或被驅逐。最後的結局又一次讓人種既視感,聲稱受到多數民眾支持的劫匪成功脫身後,個個自身過著舒適的生活,而認同理念的外在人民卻沒有得到絲毫利益,而選邊支持的人質,更是一無所獲。很諷刺,但這幾乎就是這些年所謂號召起義的共同結局。


這整個現在想想其實有些荒繆的搶案,很大一部份的成功,是歸功於非常情緒化而且忙於自己內部事情的偵察組督導。被教授接近進而被利用而毫不知情,採取放縱又無效作為,甚至最後發現真相卻想隱瞞私了,完全以個人為重的態度。最後的結局,被迫交出指揮權的督導,竟然還想指手畫腳,對自身的問題,卻沒有感到愧咎或認錯。但很不幸的,這就是人性,是不是每個政治人物,每個掌握權力的人,都會是這種一副我沒有錯的態度呢?就如同一貫的論調,放大到國際政變的角度來看,國際外部勢力多的都是這種情緒化的作為,更多是放任,不損及自身利益為優先,所以就像偵察組,一直在談判,然後一直被利用,被利用成為新聞宣傳,被利用提供物資和援助。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一種反諷的意味存在,如果有注意到會發現,幾次重要的事件發生,督導都不在指揮中心,反而更多時候在酒吧、咖啡館,在處理自己家庭的問題,因為自己的偏聽偏信,縱放明確犯罪的教授。這好像在說,國際發生政變之時,號稱主持正義的聯合國都不在狀況內,各自只顧著處理永遠處理不完的自身內政問題,而且處理事情更重要的是自身喜好而不是正義。


總結來說,這是一部很有感覺的影集,的確會讓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,一直冒出源源不絕的想法,但是單純做為犯罪故事來看,卻又滿滿的違和感。到底要不要繼續第三部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