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

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

 2008/04/12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很另類,很惡搞,但可以感受到導演很想說些什麼,在向我們坦白自己的過去、現在,但又像在替自己的過去、現在辯解,也在控訴大環境的現實,最後得出自己的情非得已,最後的吶喊,又把大家拉回現實,現實的環境仍然是這樣,而他,鈕承澤仍必須在這樣的現實中,找到他的生存之道。

現在的環境是什麼?或是說,現在的演藝、國片的環境為何?當導演辛苦想出一個構思,興奮的拿到補助金的同時,卻是一場災難的開始。馬上出現的現實就是製作團隊的經費問題,編導理念難以貫徹,內部矛盾,甚至擴大影響家庭,而這一切的一切,只能自己承擔,在下的下屬,只會等著指令辦事,一直告訴你戶頭沒錢了。共同的投資人,可能對這計畫冷眼旁觀,就像一盆冷水,隨時要澆熄一頭熱的熱情。暴躁、焦慮,一切的負面情緒上身,思緒也無法整理,最後是愛人離開、親情崩解、公司停滯,只差自己不能倒下、不能崩潰。有趣的是去尋找

心靈諮商,諮商師卻又宛如路過的旁觀者,用著冷淡沒有感情的語調,說著事人關己的建議。

坦誠,是這部片的主軸。這部片是鈕承澤將自己坦白的露在陽光下,給所有觀眾檢視。一廂情願又異想天開的夢想,想用不切實際的方式去完成。從情非得已之武昌街起義到言承旭、周迅,甚至動腦筋動到立法委員邱毅的頭上,還真的是”頭上”。而且幾乎聽不進其他建言,只看到自己想看的,只做自己想做的,說好聽是擇善固執,當然也可以是固執而已,也因此所有的麻煩和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。除了工作之外,對於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是坦誠,在家裡得不到溫暖,不能得到得到心靈或是性的安慰,又因為工作,為了找錢,將自己放在聲色之中,抽煙、吸毒都因此而染上,這算是替屈中恆等人做解釋嗎?最後告訴大家,他曾經惰落至斯的狀態。坦誠之後呢?事情是否因此改變?對自己坦誠,做自己所能做的最大改變,然後因此產生療癒的效果。戒煙、戒毒,正視自己的不切實際,做自己真的能做的,然後做到最好。甯甯回來了,片子完成了,一切一切朝向正面發展,坦誠扭轉了一切,讓事情走向正面,走向光明。最後還是錢,資金還是有了缺口,為了找錢,還是又被拉入惰落面。這大概是對整個現實環境最大控訴與諷刺。

這部片的另一個主軸就是情非得已。鈕承澤除了把自己,把演藝圈的荒唐,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,但也高度的強調,這不是他想要的。如果有足夠的資金,他也不想去找黑道,也不想去酒店,也不想仲介女明星。如果有家庭、有愛人的溫暖和保護,他也不想劈腿,也不想到處沾惹,也不想搞緋聞。如果不是這麼多狗屁倒灶的事情,他也不想酗酒,也不想吸毒,也不想在公司、片場發飆。只不過,鈕承澤導演,錯的事就是錯的,不管多麼的情非得已,也只是量刑的輕重而已,就像愛演就是愛演,鈕承澤導演的戲,演員永遠是鈕承澤,這件事實,也不是用什麼理由可以搪塞的,也不用解釋,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。最後的吶喊是要告訴大家,現在又要回復到之前的情非得已嗎?

張鈞甯不是天生的演員,但她演員條件是天生的。在片中演自己,可以讓她更容易散發出她天生的魅力,含糊的口齒,在這部片中不會被過份檢視。至於其他的,就是看鈕承澤從頭演到尾,讓我們看盡一部電影製作過程中,一個導演所做的種種荒誕不經,種種的不可思議還有種種在演藝圈理所當然的亂像。

這不是一部紀錄片,但卻很寫實,惡搞的寫實,充滿笑料的寫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