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

以色列約旦自助行:聖地Jerusalem

 2014/03/08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耶路撒冷是個具衝突感的城市,同時是多個宗教的衝突,同時包含多重文化的衝突,位處在敵對國家的衝突,同時也是追求和平與緊張感的衝突。


耶路撒冷的舊城區是所有人必至的景點,但也因為時間太緊,其實在這裡完全可以多待上兩三天,這座城市是一種典範,一種高度張力的緊張平衡的典範。在城市的南方是巴勒斯坦劃定自治區,進出是會要進行檢查,也是經常有衝突的地區。在西牆,也就是俗稱哭牆的上方是Dorm Temple,但其實是清真寺,是伊斯蘭最重要有三座清真寺之一,另外兩座在敘利亞,同時也是早期清真寺的傑作。在以色列境內,但猶太人不能進入,而且Bible和刀槍視為相同危險的危禁品。


如果不看上述兩個有國際壓力介入的案例,光是在舊城區就有四個主要的分區,這也是歷史脈絡的痕跡。耶路撒冷曾經是羅馬帝國、希律王朝、伊斯蘭土耳其等不同文化、種族、宗教統治、殖民,所以舊城區有四個主要的分區:猶太區、基督區、伊斯蘭區、阿拉伯區。但雖然如此,各分區間已彼此融合,除了西牆之外。進入西牆之前,一定要經過安檢,一定會看見荷槍實彈的軍警,這是在以色列和平表象中,不斷出現的衝突感,更明顯的對比是不斷在各花園中看到piece的排字。這是一種得來不易的企求。


同樣是在西牆撞牆哭泣,但仍分有不同教派與區域,甚至有在西牆下的坑道中。要進入西牆坑道其實並不便宜,一個人要Nis 100,而且要等待定時導覽,可是對於這一切歷文化生疏的我們來說,無疑是寶貴的一課,那裡的解說員對西牆的過往研究的深入,而且也包含自身的想法,甚至從不同種族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,值得,良多。而且出來之後,可以開始接上耶穌苦行的十四站。這也是很多基督徒到訪的必定跟隨的路徑,甚至帶上了十字架,去感受當時的情境。只是我不是基督徒,所以也少了些感應,在找第九站找了很久很久的時間,直至旅遊警察的協助。


耶路撒冷舊城區有很多的出入口,外在的景象感覺也大不相同,Jifa門外的步行街就像是歐洲文化,像是旅遊區,還有輕軌電車。Damashique門外,就是很明顯的在地市場,雜亂交通。不過要搭往各地的公車,總站在這,要去約旦的shared bus也要從這裡找。耶路撒冷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。一座城市,全然不同的各式樣貌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