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
能高古道

 2014/10/16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我還記得第一座的百岳,是在前進嘉明湖的途中,順道撿上的向陽和三叉兩座,可是已經不記得當初在出發前,對這個行程的期待是什麼?我還仍在使用當時的六十升大背包,那是當時同行伙伴送我的,還不知道背負系統對上山的重要性,可是已經不記得為了這趟行程多準備多攜帶了些什麼?從登頂第一座高山到現在,時間已經過不算短,但完成的大山卻不算多,還意外發現自己有高山症。自身淺薄的經驗分享,能高古道順撿奇萊南峰和南華山,對於想初試百岳的朋友,是相當適合的試金石。


能高古道是從蘆山到屯原登山口開始出發,一般會直接越嶺到花蓮,但最近因崩塌而封路。近年來,台灣的高山路線愈來愈平民化,愈來愈親民,能高古道可能是當中之最。整條古道幾乎整理成寬大平整的山路,甚至可以允許原住民騎越野機車載貨上山;一路到天池山莊都只是徐徐的緩坡爬升,原先必須的高繞下切,都修整成腰繞連接,而且上升高度約在八百公尺,即使算上登頂奇萊南峰或南華山,也不過再加三、四百公尺,難度並不算高。而在天池山莊,有自來水源,有沖水廁所,有供餐煮食,雖然比不上馬來西亞的神山,但這已經不是過去登山可以想像的。而且上天還給了非常好的運氣,萬里晴空,可以輕鬆遠眺高山群峰,斜陽映照,提供陽光反射金黃草原。另外在登頂過程中,沿途不斷變幻出崩壁、霧松、瀑布、溪谷、雲海,各式特色風景,不一而足。除了下午突如其來的一陣大霧雨,來得又快又急 讓人猝不及防,裝備全溼之外,可以說是一趟滿滿收穫的旅行。喔!還忘了在中途有中華電信的雲海保線所,一個有自來水,有廁所的完美休息站。


或許就是因為偏向親民路線,所以吸引很多想初試身手的山友;

或許就是因為相對難度不高,所以產生了一些過度美好的想像;

或許就是因為設施裝備完善,所以嚮導協作預先設想不夠完善,

在上山到下山的沿路,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,從第一次挑戰者口中發出的聲音:要求時間太趕、沒有時間欣賞風景、嚮導速度太快、等待時間太長、山上食物不好吃、帳篷被風吹倒、整夜無法入眠…等。當下聽到直覺有一絲違合感,畢竟所在是海拔約三千公尺的山區。可是換個角度,這些嚮導帶這些人來到這樣的地方,是不是還可以多做些什麼?多注意些什麼?


也因此,在回程的路上,聽著其他的山友分享曾經參加過的登山團經驗,他們是如何安排帶領許多可能的新手,如何整理處理這麼大的團體隊伍。一直到現在,試圖努力在回想,當第一次上高山的時候,自己曾抱持著什麼樣的想像呢?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