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/09/01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如果不說,也許絕大多數人不知道,這是一部電影,是一部國片。其實如果不是機緣巧合,如果不是上大號時想看報紙,如果不是今天在路上突然遇到午後雷陣雨,我大概不會知道這部片,也不會進電影院看這部戲。回來之後,還特別上網搜尋一下之前的新聞,用少的可憐不足以形容,好不容易有媒體發表會,也被楊宗瑋的事件掩蓋,該怎麼形容呢?悲哀中的悲哀吧!製作公司不知做何感想。順道一提,在整個威秀影城,幾乎找不到海報,好不容易在賣票的櫃台看到已經有點破爛的宣傳海報,請見圖。
當然眾所皆知,由於國片的不景氣,資金相對也不足,以18天拍完一部電影做為號召,不知道是正數或是負數,也因此宣傳一直是國片的弱項,也遠遠無法和美日等大片相比。另外國片還很喜歡以感性、心靈的小品電影為主,有點像是歐洲一些藝術電影的感覺,企圖走出不同的一條路,但我有點小小的另外看法,這或許也突顯台灣目前在說故事能力上有所欠缺,要做一個
較長,有曲折的故事,很容易不是陷入窠臼,就是漏洞百出。當然這個問題和這部片一點關係也沒有,因為這部片的故事非常單純,圍繞在兩個﹙三個?﹚人身上轉,有點像是一池平靜或說是已死的水,被投入一顆石頭,所產生漣漪,隨著時間和故事的發展,影響範圍逐漸擴大,追尋和找回過往的青春。但在我個人解讀,漣漪終究會消散,徐青青﹙郭碧婷﹚最終回到沒有靈魂的娃娃。我喜歡蔡子涵、陳柏宇﹙張孝全﹚的設定,但有人格分裂的性向,不是一個病症,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,或輕或重都有吧,至少我很明確的知道,時常都不知道現在的我是那樣的我。可能在潛意識當中,我很喜歡某個女孩而不敢行動,在某方面會希望成為她身邊的那個人,或是希望自己有足夠的條件。就像她喜歡的人一樣;可能在獨處一人的時候,會像個小孩,縱容自己,對自己耍耍個性,但絕對不同於在社會上的自己。陳柏宇或許也是如此,對蔡子涵的虧欠,對蔡子涵的補償,也可能是長時間希望自己能像蔡子涵,能喜歡徐青青,至少我自己封閉的內心,也許會希望轉換成另外一個人而得到解放。鐘錶店的設定很有趣,就像日復一日的感覺,也許不知不覺中,就到達生命的盡頭,我能體會這種無奈感覺,大部分生在台灣的職場人員也會有同感吧,如果不時常努力找些刺激的話。
對於配樂和主題曲﹙?﹚,其實很不滿意,配樂在這部片很沒有存在感,即便導演在步調努力製造想要的感覺,但配樂、插曲卻無力突顯戲劇步調的改變與升高。而主題曲和這部片的關連究竟何在?除了搶走新聞話題外,還剩什麼?女主角的表現爆發力也不足,至少相較於同樣是電影新人的陳意涵而言,留下的印象並不深。我曾聽過林正盛導演的演講,很有趣的一點在於國片比較少用特寫,而常用中景,但在沈睡的青春中,女主角有相當多的特寫畫面,可是這對進入整個氣氛和感動中,似乎並沒有足夠的加分效果﹙不過郭碧婷不錯漂亮,應該是加分吧!﹚,這也許也是台灣電影長期以新人為主角要付出的風險和代價,也許如果時間、成本允許,不要趕在18天完成,多給新人磨戲的時間吧!
雖然說了不少這部片的壞話,但其實是滿推薦這部戲的,故事不算很創新,但手法卻是第一次看到,用人格分裂的方式,用另一個角色重新回憶和喚醒十年前的青春,而且看到的觀感想法應該會和我有些出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