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

練習曲路線,環島的一種可能性

 2007/12/17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其實很想問練習曲製片王耿瑜,這部片讓他們從中學習到了什麼?特別是對下部電影的製作啟示上。不過,終究還是沒有問出口,畢竟很可能的答案是:謝天吧!

有看過電影的人大概都知道,練習曲說實在的,不能算是部完整的長篇電影,頂多只能說是部許多小故事的集合,藉由東明相的腳踏車環島加以連結,單就電影的藝術價值而言,除了攝影拍攝之外,其實並無特殊之處,甚至可以說是鬆散,但或許是正好觸發了自行車騎士的野火,而平時這些人是埋藏在社會基層之中;或許是正好趕上了全球暖化的環保議題,而這議題是平時不被媒體關心和注意;或許是正好符合台灣主體性的概念,讓大家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到台灣之美。不管從那個角度來解讀練習曲所帶來的單車環島運動,但如果知道這部片子,其實根本並不是個有計畫的宣傳,甚至連拍攝計畫都是且戰且走,那麼這部片子所得到上天的關愛或許也太多了一些,當然也可以說,從這部片一開始的出發點,就決定了這部片的成功,但近年台

灣的公路電影何其多,為什麼練習曲得天獨厚?只因為它是環島?只因為一句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?只因為一開始緣頭就是一個感動的大學生自行車環島計畫?不知道,真的不知道,而且相信製片也不完全知道吧!


莫非定律,當事情有出錯的可能,那它一定會發生,或許我們也可能從好的方面來解釋,如果有一點點機會出現好事,即使是千萬分之一,那它還是會發生。當然這種說法,並不是莫非定律想說明的意涵,而是一般人所謂的意念,有時候可以讓事情好轉。就像王製片所提到的唯一一天可拍攝的檔期,正好上天給了個陰天,倉促決定的時間,上天給了個好結果,對於前面有關天氣的因素,這可能很難有個合理的說法,或許找大氣系的研究生,也許可以分析衛星雲圖,找到合理化的說法。但鑽轎底而帶來的感動,或許可以用情境的感染來解釋,也就是當我們身歷其境的時候,會不自覺的被週遭環境所感動,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,為什麼球賽,看現場會比看電視更震撼,為什麼和大家一起加油,會比自己在沙發上看球,更振奮。因為人的情緒是會相互影響的,整體環境營造帶來的感動會加乘。當然也許媽祖真的有保佑,否則怎麼可能意外的在戲院連續上映11週,今年大概除了色戒和說不出的秘密外,最賣座的國片了。但是也可以說是,電影劇組不知不覺中,做對了一些事,而使得電影順利完成,也有了好的結果。


要說這部片帶來最重要的一件事,莫過於衝動了。一個大學生衝動的騎著一部沒有變速的腳踏車開始環島,而引起了這部片的誕生;為了趕上媽祖繞境,劇組在準備不全的情形下,衝動的南下拍攝;一路邊拍邊勘景,衝動的聽天由命;經費更是在贊助商未明的狀況下,衝動的先行動工。要成就一件事,衝動真的是不可少的要素。每次想到這裡,就一直覺得,我也缺少點燃動力的那一股衝動,完成夢想的衝動,追求幸福的衝動。有誰是我的引爆劑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