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

雪山行

 2007/12/31 post initially in PC Home


很多事情,急不如緩,登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急著加快腳步,趕著登頂,往往不如一步一步,調順呼吸慢慢往前的山友。常有人在問,登山除了自我極限的挑戰外,還能得到些什麼?對於向來急躁的我,這是最好的自我省思機會。當然省思是一回事,做不做的到又另當別論了。

登高山和一般郊山,最大的不同點在於:溫度和氣壓。至今還不是很能適應這兩個要素。總是要花一些時間去適應。特別是有頭痛慣性的我。習慣於急沖沖大步向前,加上溫度隨高度陡降,又在加上身上背負十公斤左右的行李,疲勞加上灌風,總是先要在第一個晚上讓自己頭痛到吐,更何況這次雪山行前,還為了公事,連續兩個晚上熬夜,現在想想,真的是個致命傷。睡眠不足造成的影響,除了讓自己身體虛弱之外,在高山之中,氣壓偏低、含氧量也較少,似乎讓人特別疲憊,不斷的想要大口呼吸,當了定點休息時,又特別的想睡覺,似乎在山上,反

而成了最近這幾天工作過勞的懲罰,或是說最近的疲勞,在這一兩天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,毫無疑問,身體感受到的警訊是最明顯的。


這次的行程,應該說是準備不足的開始、不如預期的結束,但卻是個意外且美好的旅程。很玄嗎?事後想想,還真有那麼一點,也許又是一次老天爺的眷顧。由於連續幾天的加班出差,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整理行李,雖然在前一天,拿到了睡袋和睡墊,但還是對自己的行囊準備七上八下。到登山口,領隊又和小巴司機間,發生一些溝通上的問題,在這個問題上,至少僵持了三十分鐘吧。由於到登山口時,已經零晨一點了,又因為管理替代役的要求,必須向上走約一個半小時以上,至七卡山屋,換句話說,到七卡約略已經超過三點了,而預計明天開始行動的時間,約略為七點,連續第三天,沒能有充足的睡眠。這個開始,似乎不能算是個好預兆吧。

東北季風加上寒流的到來,應該說是幸運有機會在台灣看到豐厚的降雪,但問題是依照行程規畫,我們必須重裝翻越雪山往志佳陽山前進,但這當中,必須經過稜線,而強烈的風勢加上深厚的積雪,逼使我們只能放棄、只能後徹。最後決定當晚就返回台北。從武陵農場回台北的過程中,才發現整個山區瀰漫大霧,沿路大大小小修路工程,大霧逼使司機必須慢行,修路工程造成司機更加的行車困難,回家的沿路,只能不斷的看著司機切換遠近光燈,看著司機忽而快忽而慢的轉過一個個彎角,閃過一個個路障,這個結尾也不像是幸福的童話吧。


但一趟好的旅程,有時候伙伴是一個因素,上天給的環境也可以給予加權,當然心態上的轉變和享受整個過程,可以得到另一種不同的收穫。

共同登山的山友和一般出遊伙伴最大不同在於,他們非常樂於與你分享,甚至強迫要與你分享,原因在於,一但他們分享了他們的食物後,他們可以有效且大幅度的減輕自己的負擔,這也是每次我去登山過程中,反而感到最有負擔的感覺,每次總是白吃白喝別人的東西,也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,這趟旅程中,我已經記不得,喝了幾碗薑湯、紅糖水、麵、茶....等。隨著DSLR的便宜化,現在很容易在任何地方看到數位單眼相機的朋友,即使是在高山之中,當然我也是一個。也只有在這當中,才會發現,原來四處背著這兩三公斤四處跑的笨蛋,不只我一個。這也就是一個心態轉變,一種享受。

在山上,沒有下雨、萬里的晴空,無寧是上天最好的禮物了,即使只有低於零下十度的溫度,即便因積雪、因強風,以致於完全打亂了既定的計畫。但有多少人有這個機會,可以在台灣看到這種銀白色的世界;有多少人有這種機會,可以在台灣享受滑雪的樂趣。有多少人有這個機會,可以在台灣親手堆出一個半人高的雪人,即使這個代價是回程的時候在雪地裡摔倒三次,代價是望著遠方的稜線而無法前進。如果不去強求行程的執行,不去強求目的的到達,這也是一個心態轉變,一種享受。


有人說自行車運動是最公平的,當你為了上坡賣力踩踏的同時,你也在為了滑下下坡的快感而努力。但登山卻不全然如此,上坡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,這個階段往往是最費力的,但下坡則磨耗更多的膝蓋,這時候卻更為兇險,因為你雙腿所需支撐的力量,除了自身的體重和背負的重量,還另外需加上衝擊的力道。想到這裡,忽然覺得,從雪地上,任由從上而下的滑降,反而是種娛樂,反而減少膝蓋的衝擊,雖然可能因為剎不住車而滑倒。

但登山最有趣的地方也是在這慢速前進,急促的呼吸的同時,欣賞這得之不易的景色,不論是上坡或是下坡。隨著天候的不同,四周的景色會有完全不同的風貌,甚至隨著上天的賞臉與否,而影響到成行與否。雖然相對於馬來西亞的神山﹙我沒去過,不過看了一些網址介紹﹚,我們的山林,似乎更加不易親近,但也許就是這種不易親近,這種必須要重裝前能上去的特性,我們還能保有這麼一片原始的原林,得到的感受和享受,才會特別的甘甜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